采用物理方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浓度高,处理效果差,但氨氮浓度不低(例如100mg/L以下)。氨氮或亚硝酸盐氮浓度过高会抑制生物脱氮。在实际生产中,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通过生化联合进行物化处理。例如,生物活性炭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等。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是,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应用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水处理新技术,用膜组件代替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减少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主要利用膜分离装置拦截好氧生物池中的大分子固体活性污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活性污泥浓度可提高到10,000毫克/升,污泥龄可延长30天以上。在这种高浓度下,反应池体积减小,难降解物质可以在处理池中反应降解。因此,随着MBR膜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MBR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吸引世界环保产业的关注。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主要问题;
1.蒸氨(蒸汽提升)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离不开高投入、高运行成本的预处理工艺。一次性氨投入过多,吹脱功耗过大。
2.延续A/O法不仅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而且对预处理出水的要求也很高(例如NH3-N必须小于300mg/l),对于5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只能用数倍清水稀释)。
3.化学沉淀法与A/O法相比,投资少,占地面积小,但药剂用量大,N:P:Mg连续沉淀法处理成本高,出水不能达到一级、二级排放标准。
上一条: 氨氮废水处理的两种工艺方法
下一条: VOCs处理的特点